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变化

作者:
凡勇昆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62页
报告字数:
5068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教育:政策与发展(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和城乡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学生的弱势地位和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贫困儿童、单亲儿童等弱势群体抵抗风险的能力依然不强,控辍保学任务依然严峻,“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依然存在,补短板、兜底线工作依然关键。面向未来,我国应该继续致力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教育机会平等问题,坚持实施面向农村的弱势补偿政策理念,力争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出彩人生。
关键词:

教育机会政策变迁代际传递中国农村学生教育梦

作者简介:

凡勇昆:

文章目录
农村学生教育机会的政策变迁
  • (一)1978~2000年:保障农村学生基本就近入学权利和升学需求,保学措施非常有限
  • (二)2001~2009年:农村学生入学机会更加平等,对农村学生的倾斜政策开始出现
  • (三)2010~2018年:农村学生平等入学、升学机会得到有效保障,保学措施持续发力,走向更加公平的新时代
我国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上的基本特征和历史成就
  • (一)基本特征
  • (二)历史成就
农村学生的争议性议题
  • (一)就近入学还是进城择校?
  • (二)读书无用与读书有用?
  • (三)选择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
  • (四)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
  • (五)农民工子女应该留守还是流动?
  • (六)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吗?
“四不弃”并举,实现农村学生教育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一)不抛弃:重视弱势群体,更要重视“最”弱势群体
  • (二)不放弃:重视巩固,更要重视提高
  • (三)不弃短取长:重视补短板,更要重视发挥优势
  • (四)不前功尽弃:重视无条件供给,更重视有条件自主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