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健康传播领域的辟谣实践

作者:
王良兰 刘嘉文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56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加强对健康谣言的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报告重点关注中国健康谣言的治理问题,梳理了我国近年来的辟谣实践经验:追溯谣言源头,依法严惩;抓住时机,及时用事实辟谣;通过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的合作,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结合线下的实践综合治理谣言等。分析了我国健康谣言产生的原因:市场竞争导致谣言传播,媒体跟风报道造成信息真假难辨,公众盲从缺乏辨别能力。从整体看,我国健康谣言信源模糊,细节粗糙,滥用概念,诉诸恐惧,利用人际传播扩大影响力。未来治理健康谣言,应加强实时监测,完善健康谣言治理法律规范,媒体应客观报道,探索社交平台的辟谣手段,增强民众辨别谣言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寻找谣言传播规律,提前预防,在谣言出现之前,把正确的科普知识传递给公众。

关键词:

社交平台舆论健康谣言辟谣效果

作者简介:

王良兰:王良兰,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联合所长,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品牌传播与危机管理。

刘嘉文:刘嘉文,中国传媒大学2018级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媒介与女性。

文章目录
·谣言与健康谣言
我国辟谣实践的经验教训
  •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
  • (二)成功的辟谣经验
  • (三)失败的辟谣实践
我国健康谣言产生的原因
  • (一)市场竞争激烈,利润驱动导致谣言传播
  • (二)媒体跟风报道,信息真假难辨
  • (三)公众盲从,缺乏辨别能力
·健康谣言的特点
辟谣实践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一)政府实时监测,及时发声
  • (二)完善健康类谣言治理法律规范,加大打击力度
  • (三)媒体核实信源,客观报道
  • (四)探索社交平台的辟谣手段
  • (五)增强民众辨别谣言的能力
  • (六)寻找谣言传播规律,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