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背景下,我国境内反恐态势良好,未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的暴恐事件,但香港暴力冲突事件严重影响了香港社会安全稳定。公安机关立案和受理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均呈下降趋势,与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杀人、伤害、抢劫案件和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扰乱秩序、枪支、违禁物品类违法犯罪行为数量逐步下降,确保了社会整体安全有序。通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隐藏在黑恶势力保护下的卖淫嫖娼、寻衅滋事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社会治安还面临着部分地区扫黑除恶、涉众型经济犯罪、网络生态空间风险、诈骗案件防治、食品安全、涉税犯罪等六大“困境”。建议坚定政治立场、持续深入扫黑除恶斗争,充分发挥社会联动合作机制作用,深入推进公安大数据建设,构建多元诈骗防治体系,协同作战、切实保障群众食品安全,通过强化云端打击、分层侦控涉税领域等方式,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社会治安社会秩序防控体系
周延东: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治安学理论与应用、社区警务、社会治安研究方法。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乡村秩序的裂变与重建》。博士论文曾获“2015年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宫志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博导,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