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9年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作者:
田丰 朱迪 高文珺
出版日期:
2020年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834字
所属图书:
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青少年从小就与互联网亲密接触,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如何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培养其文明理性上网习惯是亟须研究的课题。本报告使用针对22685名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调查数据,考察青少年网络素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总体上看,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较高,表现最好的是网络规范素养,其次是网络安全素养,而网络技能和网络学习素养相对偏低;青少年网络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数字鸿沟从硬件差距转变为软件差距,网络基本技能素养和网络创新能力素养不足,农村青少年和父母不在身边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偏低,学校网络素养教育滞后等。本报告建议做好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顶层设计,倡导和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社会各界ALL-IN的战略格局,从而提升青年的网络素养和全面素质,提升国家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未成年人青少年网络素养网络保护网络技能

作者简介: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

朱迪: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消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社会学、青年与青少年、社会分层、新业态与新经济以及互联网与社会。主要研究成果:《“宏观结构”的隐身与重塑:一个消费分析框架》(论文)、《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论文)、《新中产与新消费——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阶层结构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专著)、《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合著)、《品味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专著)。

高文珺:汉族,1983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出版专著《社会共识的形成》《中老年社会心态和互联网生活》《网络直播:参与式文化与体验经济的媒介新景观》,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网络素养的测量体系
·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基本情况
青少年网络素养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 (一)重应用,会娱乐购物,硬件基本技能缺失较严重
  • (二)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网络效能感总体偏弱
  • (三)具有网络学习能力,创新力不足值得担忧
  • (四)网络伦理认知较好,信息甄别能力待加强
不同类型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比较分析
  • (一)年龄越大,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 (二)存在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城乡数字鸿沟
  • (三)父母不在身边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偏低
  • (四)学校教育直接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
  • (五)青少年网络素养和网络使用相互促进
结论: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对策建议
  • (一)顺应时代需求,把网络素养作为青少年必备基本能力来培养
  • (二)做好顶层设计,倡导和形成政府和社会各界ALL-IN战略格局
  • (三)加强学校教育,宜将网络素养课打造成普及性义务教育基础课程
  • (四)动员家庭参与,牢牢把握住青少年上网第一场所的亲子引导
  • (五)强调企业责任,引导龙头企业联合发起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