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调查

作者:
尹泽轩 石晶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7580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8~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情感素质是指个体性情方面的心理素质,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并对青年群体、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问卷》,包括6个维度、17个因子。本研究对2414名1980年后至2002年出生的青年人的情感素质进行考察,对比了新北京青年群体、外地青年群体以及北京本地居民青年群体的情感素质差异,同时,分析了新北京青年群体中的农民工群体、海归群体和白领群体在情感素质上的现状。结果显示: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分数高于外地青年但低于本地居民青年群体。女性青年群体得分明显高于男性,在学历上呈现受教育水平越高,情感素质分数越高的特点。在总情感素质分数中,金融行业、公务员和计算机领域得分最高,而待业人员则情感素质相对较低。对比新北京青年中的农民工群体、海归群体和白领群体,结果发现农民工群体得分相对较低,海归群体和白领群体得分较高,有海外经历并不能显著提高情感素质分数。考察情感素质的影响因素发现城市自豪感、融入感、自尊和适应能力对新北京青年中的海归、白领和农民工群体的情感素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北京青年情感素质城市移民

作者简介:

尹泽轩: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人民智库研究员,研究方向:青年群体心态、职业群体心态。

石晶: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 (一)“新北京青年”的界定
  • (二)“情感素质”的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测量工具
研究结果
  • (一)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整体状况
  • (二)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的群体状况
  • (三)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的影响因素
结果讨论
  • (一)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高于外地青年群体,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二)提升新北京青年教育水平,是提高新北京青年情感素质的关键因素
  • (三)海归的情感素质优势有限,海外经历对情感素质的影响不明显
  • (四)新北京农民工城市融入较为困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 (五)城市新白领情感素质较高,是首都建设的重要力量
对策与建议
  • (一)提升城市包容度,促进社会融合
  • (二)聚焦重点弱势群体,采取一定疏导措施
  • (三)重视教育事业,构建社区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