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医改形势下北京市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
陈捷 林少武 图娅 应娇茜 罗睿 沈建武 石萌 刘海燕 刘晓静 郭双子 赵蕾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2156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8~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聚焦新医改的相关条例,对北京市1809例患者进行线上和线下联合调查,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索性地考察了在新医改形势下北京市患者的就医基本情况、满意度特点。旨在从社会情绪的角度探讨患者对于新医改的态度,为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卫健委进一步修订医改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82.9%的北京市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倾向于满意,药品安全性的满意度最高(3.08±0.89),就医设备(便利性)满意率最高(79.27%),医疗费用满意度最低(2.17±1.13),医保报销比例满意率最低(37.81%)。(2)医疗费用满意度:医院连续收取住院起付费满意率最低(35.27%)。(3)医疗服务便利性中满意率较高的项目有:社区医院的药品供应种类(54.12%)、医院公众号及APP(53.5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51.30%)、不同级别医院转诊服务(51.19%)。(4)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普通级别的医生就诊(一级普通42.3%、二级普通16.3%、三级普通36.0%)。(5)就医次数越多的患者总体满意度越高,非京籍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就医流程、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远郊区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服务态度、就医流程、医保报销比例。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患者对医疗服务便利性的满意度较低。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分级诊疗,继续自助式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便利性,进一步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完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提升较远区县的医疗服务水平,缩小区域差距;关注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医疗服务新医改患者满意度

作者简介:

陈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测评,特别是投射性心理测验(绘画/沙盘/完成语句等)的相关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抑郁高危人群的筛查与认知行为干预,幼儿学习困难的评价与行为干预,群体环境下心理压力和员工帮助计划EAP的研究。

林少武:

图娅:

应娇茜:

罗睿:

沈建武:

石萌:

刘海燕:

刘晓静:

郭双子:

赵蕾:

文章目录
·引言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关于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 (二)北京市患者的就医行为特点调查
  • (三)北京市患者的就医便利性调查
  • (四)北京市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 (五)影响北京市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基本结论
  • (一)北京市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 (二)医疗费用
  • (三)医疗便利性
  • (四)就医行为更加多样性和理性化
  • (五)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差异显著
建议与对策
  • (一)坚持分级诊疗,继续自助式医疗服务,降低就诊高峰压力
  • (二)提高医疗服务便利性,进一步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
  • (三)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完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
  • (四)提升远区县的医疗服务水平,缩小区域差距
  • (五)关注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 (六)积极落实新医改政策,在实践中寻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