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聚焦新医改的相关条例,对北京市1809例患者进行线上和线下联合调查,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索性地考察了在新医改形势下北京市患者的就医基本情况、满意度特点。旨在从社会情绪的角度探讨患者对于新医改的态度,为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卫健委进一步修订医改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82.9%的北京市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倾向于满意,药品安全性的满意度最高(3.08±0.89),就医设备(便利性)满意率最高(79.27%),医疗费用满意度最低(2.17±1.13),医保报销比例满意率最低(37.81%)。(2)医疗费用满意度:医院连续收取住院起付费满意率最低(35.27%)。(3)医疗服务便利性中满意率较高的项目有:社区医院的药品供应种类(54.12%)、医院公众号及APP(53.5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51.30%)、不同级别医院转诊服务(51.19%)。(4)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普通级别的医生就诊(一级普通42.3%、二级普通16.3%、三级普通36.0%)。(5)就医次数越多的患者总体满意度越高,非京籍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就医流程、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远郊区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服务态度、就医流程、医保报销比例。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患者对医疗服务便利性的满意度较低。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分级诊疗,继续自助式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便利性,进一步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完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提升较远区县的医疗服务水平,缩小区域差距;关注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