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参与和认同

作者:
吴莹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29163字
所属图书:
上楼之后: 村改居社区的组织再造与秩序重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从闲暇生活、共同体意识重建和自我认同的角度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中的基层秩序重建。从个体层面来说,上楼村民需要对自我身份进行重新定位,但这不仅是一个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过程,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教育引导策略帮助村民尽快完成向居民的认知转换以及提升对新社区的认同感乃至自豪感,而另一些地方则试图利用传统文化来凝聚社区共识,重建村社共同体。由于离开了土地和农业耕作,上楼农民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于是对闲暇时间的组织和公共活动的开展成为塑造集体认同的有效办法之一。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些集体活动更多的是偏重于个人娱乐的休闲生活而非增强集体关系的公共生活, 因此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秩序重建作用仍有待分析。从社区的层面来说,秩序重建还表现为在个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基础上,培育这些新城市居民的公共精神,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高其自治能力,完成“村改居”社区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序城市社区的转变。
关键词:

新市民闲暇生活共同体意识城里人

作者简介:

吴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城市社会学、基层治理和社区发展等,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文章目录
闲暇生活
  • (一)传统的失落与复兴
  • (二)正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三)非正式:角落里的聚会
重建共同体意识
  • (一)能人治村
  • (二)社区参与
  • (三)身份塑造
成为“城里人”
  • (一)自我定位
  • (二)市民化政策
  • (三)活动引导
·小结:“新市民”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