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非稳定就业与新分割

作者:
李骏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89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与分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① 在 “二战” 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发展的 “黄金时期” , 标准的、 典型的、 稳定的劳动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其基本特征为: 长期雇佣、 全职全时劳动、 固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雇主的解雇权受到严格限制、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障及福利。 但自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 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对灵活或弹性工作安排的呼声和实践都越来越高,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将增加灵活性或弹性化作为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来加以推广,从而导致了非标准劳动关系和非稳定工作在全球的蔓延
关键词:

非标准劳动关系非稳定就业弹性工时

作者简介:

李骏:香港科技大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社会研究,包括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社会治理等。主编《浦东慈善公益蓝皮书:浦东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报告(2021)》。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等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40篇,出版专著《住房产权与政治参与》和译著《中介作用分析》合著、编著6部。先后获得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和上海市“浦江人才”“社科新人”“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以及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人才资助,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社科基金、上海市软科学等纵向招标课题和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统战部等横向委托课题多项。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科研奖项,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文章目录
·非稳定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中国的非稳定就业及其研究
·数据、变量与模型
·分析结果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