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河西走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作者:
王建新 李并成 高荣 黄达远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217字
所属图书:
从河西走廊看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区域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开展走廊地带的研究,对形成中国特色的历史叙述和民族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民族报社与陕西师范大学-河西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共同策划了大型理论专题“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篇”,先后组织了十余位学者,就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区域关系、民族、生态等各个层面展开讨论,提出了“走廊”作为历史社会文化空间的重要性,聚焦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绿洲道路,从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河西走廊新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建设给河西走廊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专题在接近尾声之际,特邀请四位学者以历史为镜鉴,以现实为坐标,就河西走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未来的发展定位展开研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王建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中亚中国西部民族社会文化及宗教研究。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李并成: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敦煌学、历史地理研究。

高荣:河西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从事秦汉魏晋史、简牍学和河西地方史研究。

黄达远:

文章目录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跨区域的视野:大时空格局下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当代发展的路径
  • (一)发掘走廊地带社会文化资源,助力边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探索河西走廊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 (三)抓住“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发挥河西走廊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