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时空视角下的性别失衡演变

作者:
闫绍华 李树茁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9727字
所属图书:
中国性别失衡演变机制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Guilmoto的研究显示,20世纪末亚洲部分具有男孩偏好的国家和地区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伴随着生育率快速下降,不仅出现了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还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以下简称性别比)转变的过程,即性别比呈现“先攀升,后高位徘徊,最后下降至平衡”的三阶段特征,其中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已经完成了性别比转变或已经进入性别比转变的下降阶段,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如印度等还处于上升或高位徘徊阶段。陈卫等(2010)将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模式与人口转变理论相结合,描述了亚洲性别失衡演变过程。但这些研究都没有详细地阐述中国性别失衡演变过程的特点,尤其是时空差异可能导致的分类型。
关键词:

演变机制性别失衡时空视角

作者简介:

闫绍华:闫绍华 1984年出生,山东惠民人,201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社会保障系副主任。2012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主题涉及性别失衡、生育转变和养老服务等。

李树茁:1963年生,陕西西安人,199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龄与健康中心联合主任。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兼职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和《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等。主要研究人口与社会政策、性别与发展、老龄与健康、流动与迁移、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性别失衡演变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中国模式
  • 区域类型
  • 分析策略
第二节 研究数据与方法
  • 研究数据
  •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性别失衡演变过程的经验验证
  • 中国性别失衡演变过程及时期特征
  • 区域类型及空间特征
·第四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