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国家引导的生产方式转变
作者:
张雨龙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25042字
所属图书:
从边境理解国家: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164-201
张雨龙
摘要:
国家引导下发展起来的橡胶种植业改变了哈尼/阿卡人村寨以往轮歇作业的生产方式,橡胶种植替代原来的农作物种植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国家的土地政策和国家引导的橡胶种植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共同改变了中国哈尼族村寨的土地使用方式,使得土地使用权明晰化、私有化。在老挝和缅甸的阿卡人村寨,政府鼓励发展的橡胶种植业改变了他们的土地使用方式,橡胶林地产权的明晰化和私有化也加速了这些阿卡人村寨的其他使用类型的土地使用权的明晰化和私有化。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国家引导
土地使用方式
生产节律
市场依赖
作者简介:
张雨龙:
男, 博士,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 主要从事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
相关报告
鄂伦春族生计方式变迁与社会分化
生产方式:变换与游离
“逆城市化”移民的过程
移民生活方式的适应
生产方式的衔接与当代民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评析
农耕生产方式与游牧生产方式的简要比较
农民生活伦理研究综述
西藏朗塞岭村和柳村的生产方式及其变迁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新作物的引入与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
橡胶种植替代农作物种植
土地使用权的明晰化
土地的出租与转让
第二节 生产节律的变化
中国哈尼族村寨的生产节律
老挝阿卡人村寨的生产节律
缅甸阿卡人村寨的生产节律
第三节 市场依赖的固化
橡胶经济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家庭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的转变
市场风险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