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国家力量与传统社会的裂变
作者:
张雨龙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43页
报告字数:
34156字
所属图书:
从边境理解国家: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239-281
张雨龙
摘要:
中国、老挝和缅甸交界地区的哈尼/阿卡人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既有国家力量作用、权力渗透等政治因素,也有国家力量主导下发展起来的橡胶种植业的经济因素。社会变迁的内容主要有:建立在传统生计方式和土地的村寨公有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村社组织逐渐式微,村委会(村小组)这样的基层政治组织在村寨的社会管理中依然“无所作为”,一些新出现的“意见领袖”开始影响到村寨社会的管理与发展。还有,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在不断拓展,交往方式多样化,无论是村寨内部村民间的交往还是同外界的交往,经济交往或者说是带有经济目的的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另外,哈尼/阿卡人的内外部社会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
国家力量
社会交往
社会关系
传统社会
权力分化
作者简介:
张雨龙:
男, 博士,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 主要从事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
相关报告
语言与外来工社会关系排斥
杨家坊杨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国家力量、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中国、日本和韩国福利范式的理论探索与比较分析
中国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特征
广西马山伏台壮族人口流动研究总结与思考
社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社会工作机制的建立
为什么男性结扎能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避孕方式?——男性气质、国家和计划生育运动的互相构建
国家力量对村落的影响与建构
中寨围陈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从支配关系看中国传统社会:韦伯论中国家产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及其权力的分化
传统村社组织的式微
基层政治组织的“无为”
“意见领袖”的出现
第二节 社会交往的拓展
村寨内部村民间的日常交往
哈尼/阿卡人内部交往的加深
哈尼/阿卡人与外界交往的拓展
第三节 社会关系的变化
村寨内部关系的变化
不同国家的哈尼/阿卡人关系的变化
哈尼/阿卡人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