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当下纪法衔接机制的进步、不足与完善——以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为视角

作者:
林泰 黄鑫平 LINTai HUANGXinping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1846字
所属图书:
廉政学研究 2019年第2辑(总第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党内法规的修改完善和实践的推进,一方面,“纪法衔接”机制发展有了新进步,即纪律和法律衔接在内容具体规定上的完善以及实践操作上的有益探索;另一方面,“纪法衔接”机制面临新问题,具体包括政治话语进入法律体系带来的理解、适用问题,以及形态转化畸宽导致出现执纪非罪化趋势问题。政治话语转化为法律话语的问题,核心在于解构法律话语所具有的特征来改造政治话语;而对于“四种形态”中“四转三”形态转化畸宽、带来刑事犯罪的非罪化趋势的问题,需要从制定操作细则、完善转化程序两方面入手解决,执行层面可以考虑探索引入司法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的参与。

关键词:

制度层面纪法衔接形态转化执行层面

作者简介:

林泰:林泰(1980- ),广东汕头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重庆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监察法、反腐败与廉政理论。

黄鑫平:黄鑫平(1995- ),江西宜春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LINTai:

HUANGXinping:

文章目录
“纪法衔接”机制发展新进步
  • (一)制度层面的新进步
  • (二)执行层面的新进步
“纪法衔接”机制发展新问题
  • (一)制度层面
  • (二)执行层面
“纪法衔接”机制发展新问题的解决路径
  • (一)制度层面的解决路径
  • (二)执行层面的解决路径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