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贫困治理中的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研究

作者:
丁胜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4816字
所属图书: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贫困治理是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贵州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贵州“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号召提出以来,全省将农村产业革命作为贫困治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推动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变干部作风等方面下足力气,农村产业革命总体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无论思想上、行动上,还是成效上,都有力推动了农村的贫困治理呈现新面貌。但在顶层设计行稳致远的同时,基层实践中也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去市场化、去民意化、去责任化等问题,需要通过聚焦市场要素的盘活、聚焦主体作用的发挥、聚焦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以及聚焦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等方面加以重视并解决。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产业革命

作者简介:

丁胜: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與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博士,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文章目录
治理现代化对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启示
  • (一)领导性,党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元治理者”
  • (二)组织性,组织化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式
  • (三)指导性,理论创新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灵魂
  • (四)协同性,多元主体是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参与者
  • (五)回应性,人民获得感是农村产业革命的价值追求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在贫困治理中的主要成效
  • (一)贵州农村产业革命不断丰富贫困治理理论
  • (二)贵州农村产业革命不断夯实贫困治理基础
  • (三)贵州农村产业革命逐渐成为共识性贫困治理思维
  • (四)贵州农村产业革命不断促成协同性贫困治理实践
  • (五)贵州农村产业革命逐渐成为内省性贫困治理习惯
基层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去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 (二)去民意化,一定程度上存在参与性不足的问题
  • (三)去绩效化,一定程度上存在资金使用低效的问题
  • (四)去主体化,一定程度上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 (五)去责任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绩效考核乏力的问题
以治理现代化将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引向深入
  • (一)治理具有效能性特征,农村产业革命需要聚焦市场要素的盘活
  • (二)治理具有稳定性特征,农村产业革命需要聚焦主体作用的发挥
  • (三)治理具有责任性特征,农村产业革命需要聚焦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
  • (四)治理具有透明性特征,农村产业革命需要聚焦信息技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