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云南兴蒙乡蒙古族历史上的族际通婚探究
作者:
张玉皎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784字
所属图书:
魁阁(2019年第2期 总第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2.123-134
赵春盛
郭建斌
李晓斌
摘要:
本文从历史文献、人口发展、碑刻墓志、宗祠家谱、口述记忆等方面探寻其族际通婚的历史轨迹:兴蒙乡蒙古族的族际通婚始于元朝蒙古军户落籍云南之时;在生产方式转变、与当地民族杂居交往的过程中,兴蒙乡蒙古族以族际通婚为主,族内通婚为辅;明朝时期,兴蒙乡蒙古族开始了苦难的生存,逐渐以族内通婚为主,族际通婚为辅;直到20世纪70年代逐渐扩大了通婚范围,但时至今日其族际通婚仍不普遍。兴蒙乡蒙古族族际通婚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了云南蒙古族对民族认同的维系和民族关系的变迁。
关键词:
蒙古族
族群关系
族际通婚
作者简介:
张玉皎:
张玉皎,大理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相关报告
赤峰和本地蒙古族居民
西部民族城市族际通婚调查研究——以德令哈市蒙、藏、回、汉四族为例
赤峰农村的族群融合(二):族际通婚
试论“族际通婚”与“民族交融”
2017年我国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研究综述
古代蒙古族逻辑思想主要特征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蒙古因明
古代蒙古族逻辑思维
古代蒙古族前逻辑思想
古代蒙古族逻辑思想研究的意义及概况
文章目录
历史资料里的族际通婚
(一)云南蒙古族的发展演变及其族际通婚
(二)上层官员的族际通婚
(三)人口发展与族际通婚
墓志和家谱里的族际通婚
(一)现存墓志记载的族际通婚
(二)赵氏家谱记载的族际通婚
·
族际通婚的语言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