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易村宗族嬗变与社会变迁:1939~2018
作者:
刘兴旺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581字
所属图书:
魁阁(2019年第2期 总第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2.157-171
赵春盛
郭建斌
李晓斌
摘要:
本文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解释易村近八十年宗族嬗变的原因。本文认为,在民族国家建设和市场拓展之大社会变迁的巨大外力推动下,易村发生了基于宗族层面的结构性变迁,具体表现为,宗族村庄共同体的衰落与瓦解,宗族工具性价值的基本丧失,以及宗族实力的结构性变化。易村宗族嬗变的研究之意义在于,我们不仅要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理解和解释宗族嬗变之历程,更应将晚近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与大社会的政治架构、经济变迁相关联。如此,我们方能更好地把握与理解村民在被逐步纳入现代世界进程中的困境与焦虑。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宗族
乡村变迁
易村
作者简介:
刘兴旺:
相关报告
中国乡村变迁的基本趋势
宗族组织及其结构差异:同姓不同宗的细部观察
蓝氏宗族的流源、分布与发展
扶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
屯堡社会结构及其宗教文化向度
志在富民:费孝通先生半个多世纪的乡村调查道路
《易村手工业》及对易村研究的历史回顾
易村概况
手工业消失后的易村观察
易村和竹子
文章目录
问题缘起
(一)中国宗族研究的脉络
(二)易村的再研究
易村宗族的历史与现状
(一)张之毅先生笔下的宗族概况
(二)易村宗族的现状
易村近八十年宗族嬗变之动力:国家与市场的交互作用
(一)新中国的政权建设运动
(二)市场的拓展
·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