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
马凤芝 陈树强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425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十三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把社会工作引入社会救助领域,是我国社会救助领域的一个创新,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显示:社会工作是否应当介入社会救助与人们对社会救助的看法密切相关;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讲,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可以采取三种方式或行政安排;在整合模式和分离模式下,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中将扮演不同的角色;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效果并无定论。基于这些国际经验,在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时,应当有明确的理念,应当根据社会救助的目的及效果等选择可行的方式或行政安排,应当把符合资格要求的社会工作者选聘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会救助整合模式分离模式

作者简介:

马凤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全国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社区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求助受助经验与助人方法和技巧、老人社区照顾。

陈树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理论、老人照顾。

文章目录
·引言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理念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方式
·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效果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