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文化事业
作者: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0172字
所属图书:
神州第一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97-111
李友清
水延凯
摘要:
文化生活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八组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周宝生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理直气壮地抓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抓了三件事: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机构和人员建设。道德风尚方面: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体品德建设等内容。官桥八组在道德建设过程中,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增加必要投入、狠抓制度落实。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官桥八组和田野集团的社会风尚也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社会习俗方面:官桥八组的习俗及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死”和“喜庆”上。
关键词:
精神文明
道德风尚
社会习俗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定州农村的婚恋习俗调查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化
新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导论
新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脉络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新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案例分析:北京的经验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借鉴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文化生活
富了钱袋,还要富脑袋
抓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文化活动
第二节 道德风尚
道德建设
社会风尚
第三节 社会习俗
习俗
节令
俗语
谚语
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