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应急救险的民防体制研究——以杭州民防为例

作者:
余潇枫 廖丹子
出版日期:
2011年8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2803字
所属图书:
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应急救险体制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但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在考察中国应急救险体制的建设历程以及民防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以杭州市“平时分工、灾时联动”的民防应急救险模式为例,认为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为新形势下的应急救险工作提供了新路径,健全“大民防”理念下的应急救险体制是打造服务型政府与保障民生的必要议题。

关键词:

防灾减灾应急救险民防体制民防建设

作者简介:

余潇枫: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球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出版著作有《哲学人格》、《非传统安全概论》、《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比较行政体制》、《国际关系伦理学》、《公共危机管理》、《浙江模式与地方政府创新》等。

廖丹子: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省数字安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非传统安全研究。

文章目录
灾情现状与应急救险体制架构
  • (一)大陆灾情概述
  • (二)中国应急救险体制架构
民防建设与应急救险体制探索
  • (一)人防与民防并轨
  • (二)民防体制的实践模式
“平时分工、灾时联动”的杭州模式
  • (一)杭州民防应急救险的若干优势
  • (二)杭州民防应急救险新模式探索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