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费孝通的家庭社会学思想和理论
作者:
潘允康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988字
所属图书: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7.46-58
汪小熙
李培林
摘要:
本文具体阐释了费孝通的家庭社会学思想和理论:以“人类种族绵续的保障”为中心的婚姻家庭本质论,即人类之所以需要婚姻家庭制度,是为了传宗接代;以“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为模式的婚姻家庭结构论,包括“两点成一线,三点成一面”的家庭稳定模式理论、“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的家庭关系理论和“世代间的隔膜和继替”家庭结构更新理论;以“双系抚养”为中心婚姻家庭功能论,在家庭中的“双系抚育”是使孩子获得社会性人格的保证,而以生育抚育为中心的家庭生活,不能不围绕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展开。
关键词:
婚姻家庭
家庭社会学
学术思想
费孝通
生育制度
作者简介:
潘允康:
相关报告
费孝通先生对当代中国社会学所做贡献再认识
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绪论
家庭继替的区域类型差异
西方学者关于择偶的理论
“娃娃”亲
成年后的择偶
买卖亲和换亲
择偶形态: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北京市居民获得感调查报告
交流——和谐家庭的粘合剂
文章目录
以“人类种族绵续的保障”为中心的婚姻家庭本质论
1.婚姻家庭是生育制度
2.婚姻的基本意义不是限制两性关系,而是为孩子确定社会性的父母
3.婚姻从表象上是个人行为,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
以“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为模式的婚姻家庭结构论
1.“两点成一线,三点成一面”的家庭稳定模式理论
2.“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的家庭关系理论
3.家庭在“世代间的隔膜和继替”中的结构更新理论
以“双系抚育”为中心婚姻家庭功能论
1.生育的社会性概念和目标
2.双系抚育是孩子获得社会人格的保证
3.以抚育为中心的家庭生活
费孝通的家庭社会学理论是现代婚姻家庭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正确认识现代社会婚姻家庭存在的基本根据
2.保证家庭功能的有效发挥
3.维护家庭结构的相对完整和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