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时期农民启蒙界定及研究基本框架

作者:
李卫朝
出版日期:
2017年11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35430字
所属图书:
守望中国农民的精神田园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以新时期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体现于其中的思想观念为考察对象,以新时期的历史变迁为主线,以厘清理性与启蒙、政治与启蒙、道德与启蒙、审美与启蒙的关系的理论探讨为基础,以理性面相、政治面相、道德面相、审美面相为分析框架,考察和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民启蒙的逻辑演进,探究其中的得与失,从而为推进当前农民启蒙提供借鉴。
关键词:

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农民主体性

作者简介:

李卫朝:李卫朝 1974年生于黄河边的晋南农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修哲学、美学、伦理学等。2004年于山西农业大学执教后,感念农村哺育之恩,开始潜心于中国农民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山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社科联项目等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合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诠释——兼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春诵夏弦,上下求索——思想史视阈下的山西铭贤学校研究》等。现为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学术带头人,主要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农民启蒙的研究。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 1.当前农村社会现状分析
  • 2.农民的主体性
  • 3.“农民启蒙”概念的提出
“农民启蒙”的界定
  • 1.谁是“农民”?
  • 2.关于启蒙的意见
  • 3.什么是农民启蒙?
新时期农民启蒙研究的基本框架
  • 1.“新时期”的历史界定
  • 2.农民启蒙何以是四个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