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流动和迁徙
作者:
严洁
出版日期:
2010年8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803字
所属图书: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数据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8.270-286
严洁
摘要:
通常意义上,在社会流动的概念内涵中,既有人口的职业、阶层、地位的流动,也有人口的空间流动,在本次调查中,后者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于83.22%的公民来说,空间流动和迁徙并没有发生。有10.22%的居民的迁徙范围只限于县级行政辖区以内,超越县级行政辖区的迁徙行为则只发生在6.56%的公民身上居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时,其社会空间流动和迁徙的行为发生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迁徙行为发生的最主要的目标地引力在于就业机会,有63.98%的流动人口表示自己迁徙的原因是为了找工作,有接近一半的流动人口表示,自己找工作的信息来自亲戚的介绍在流动人群中,在现居住社区长大的人,有更大的比例在春节曾回到故乡探亲,远远高出了不在现居住社区长大的人群中春节曾回家探亲者的比例在外的流动人群平均会将自己总收入的约1/3寄回家中,这一比例在不同特征的流动人群中有一定的差异有93.61%的流动人口表示,自己不会采用写信作为与家乡沟通的方式电话联系以其方便快捷性而成为了流动人口与家乡以及关系密切的亲友保持联系时使用较多且较频繁的方式;上网联系作为流动人口与家乡以及关系密切的亲友沟通的方式之一,目前看来并不普及流动人口身边的朋友也是流动人口的个数均值为7.25,明显多于非流动人口中的均值4.19几乎不谈论或从不谈论现在所在城市生活方式的流动人口上年平均回家次数(2.51次和2.72次)要高出选择“经常谈论”和“有时谈论”的流动人口(2.12次和2.20次)。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人口流动
公民教育
人口迁徙
公民文化
作者简介:
严洁:
相关报告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研究设计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样本基本分布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经济发展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政治发展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社会发展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公民参与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公民意识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社会资本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日常收入与支出
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信息渠道
文章目录
·
社会流动和迁徙的范围
社会流动的原因和路径
(一)社会流动的原因
(二)社会流动的路径
流动人群与家乡的社会沟通
(一)空间联系与沟通
(二)经济联系与沟通
(三)其他沟通方式
(四)流动人口离乡后的归属与认同
(五)家庭中亲友的流动情况
(六)与异地亲友间的沟通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