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妇女社会工作

作者:
张李玺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07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09~201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社工实务的逐步扩展,特别是随着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的妇女社会工作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有关妇女社会工作定义的讨论虽仍有歧见,但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已达成共识。无论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认为不能把妇女问题个人化,而应该将它视为一类特定的社会问题,并进而强调妇女社会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性别敏感。

关键词:

性别平等妇女工作社会性别视角妇女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

张李玺:博士,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理事,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妇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出版《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等专著,主编《中国女性社会学:本土知识建构》《倾听与发现:妇女口述历史丛书》等,发表《从社会性别视角观察“二孩”新政》等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概念、原则和立场
  • (一)关于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
  •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性别敏感度
  • (三)妇女社会工作和妇联(妇女)工作两者之间的异同
  • (四)中国妇女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妇女社会服务的内容及其机构的发展与特点
  • (一)妇联组织服务范围更广、内容更深入并且更关注可持续性
  • (二)妇女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尝试
妇女社会工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妇女社会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需要多元化发展
  • (三)妇女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要为妇女社会工作实务服务
  • (四)构建性别敏感的妇女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