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以福建晋江为例

作者: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3297字
所属图书:
农民工改变中国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不断减少农民数量,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减少农民数量,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多种模式,就地转移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模式之一。在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就地转移不会带来农民工问题,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不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前提是县域经济发展,“晋江模式”就建立在县域经济崛起的基础上。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晋江县域经济崛起之路
  • 改革开放前守着金饭碗要饭的侨乡
  • 晋江县域经济起步发展
  • 晋江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总结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促进作用
  • 家族企业对于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促进作用
  •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第三节 县域经济崛起带动城乡协调发展
  • 工业化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城镇化对于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确立
  • 努力破解三元社会结构的困局
  • 晋江经验的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