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10年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
作者:
段成荣
马学阳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8279字
所属图书:
流动与家庭: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考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4.130-142
宋健
巫锡炜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官员、学者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始于2000年,之后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研究热情不断升温。在这期间,对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01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文件首次正式使用 “新生代农民工” 这一提法,该文件明确要求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切。那么,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关键词:
社会支持
新生代农民工
收入水平
新特征
流动时间
作者简介:
段成荣:
马学阳:
相关报告
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体系调查报告
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工会对策
陕西公众“获得感”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机理与作用
“十一五”期间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新社会阶层的经济状况
中国农民收入质量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导论
我国农民工收入水平代际流动主观评价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04份问卷数据的分析
中国农村低龄儿童的营养状况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绪论
文章目录
·
研究背景
·
农民工的代际划分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
(一)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半壁河山
(二)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
(三)面临婚育的双重压力
(四)就业期望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耐力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未来
·
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