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传统、冲击与嬗变——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探析(1951~2011)
作者:
宋月萍
张龙龙
段成荣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9997字
所属图书:
流动与家庭: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考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4.227-241
宋健
巫锡炜
摘要: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657万,到2011年底,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3亿,30年内增加了34倍。同时,中国的乡—城人口流动出现代际分化,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主体。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总数已占劳动年龄(15~59周岁) 农民工总数的44.84%。据此推算,目前全国约有1亿新生代农民工。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通婚圈
婚育行为
作者简介:
宋月萍:
张龙龙:
段成荣:
相关报告
北京市育龄妇女研究报告
2023年贵州青年婚育观调查报告
土家族女性的婚嫁圈:从内婚到外婚
调查村社会结构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研究报告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融入研究报告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研究报告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自组织研究报告
打工作为一种生活机会:城市化还是成人礼?——对新生代农民工“三高一低”社会特征的反思
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分析
文章目录
·
引言
·
数据及方法
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的“新”特征
(一)多数在流动中完成婚恋大事,新生代农民工夫妇共同流动的比例高
(二)新生代农民工初婚年龄出现向后推移趋势
(三)跨省婚姻比例不断提高,地理通婚圈逐步扩展
(四)传统“男大女小”的婚姻年龄模式有所淡化,“姐弟恋”比例增多
(五)新生代农民工婚前同居、怀孕现象较普遍
(六)新生代农民工初婚初育间隔略有缩短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凸显的新问题
(一)通婚圈扩展易导致婚姻不稳定
(二)加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婚人口性别结构失衡
(三)婚前越轨行为增多带来巨大的生殖健康风险
(四)未婚孕育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对妇女和儿童权益损害更为严重
推陈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建议与讨论
(一)完善婚姻登记条例,允许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登记结婚
(二)适应人口生育模式,适当降低法定婚龄
(三)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体系,扩大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服务范围
(四)关注婚前孕育的女性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发展、权益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