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重庆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劳动就业
作者:
罗人俊
出版日期:
1987年12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367字
所属图书: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人口与就业问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12.190-199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人口与就业问题研究》编辑组
摘要:
重庆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在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国民经济成份和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的调整,企业活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六五”期间重庆共计安排城市青年33万人就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57万人。从1985年起,新招工人全面实行了劳动合同制。但是,“七五”期间,重庆还存在着大量就业需求,城市新成长的劳动力,农村现有的富余劳动力,加上企业富余人员总数近200万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并开始注意节约、合理使用劳动力,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客观上形成了宏观的社会就业需求与微观的企业效益提高,节约新的劳动投入的矛盾,实现效率与就业的双重目标,是当前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中需要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就业
重庆市
劳动力转移
作者简介:
罗人俊:
相关报告
略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共同努力,解决新问题——在“經济体制改革中的人口与就业間题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劳动就业调节机制的探索
提高劳动力素质与改革和就业
重庆市教育发展性别分析报告
重庆市社会保障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调研报告
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市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重庆市工业用地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重庆市旅游发展用地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文章目录
·
一、“六五”期间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囘顾
·
二、改革的深化和劳动就业的新情况、新問題
·
三、深化劳动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