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分析

作者:
胡培安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9879字
所属图书: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政策涵盖于民族政策、教育政策、语言政策之中,从自治以来,一直以社会多语和个人双语为基本精神。双语政策的实施及1978年、1991年新教育制度的实施和改革对华文教育来说是釜底抽薪之举。追求多元主义民族国家的认同一直是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的主导,精英教育的治国理念造成了新加坡华文教育日益衰竭的现实,威权主义的统治制度制约了新加坡华文教育的自由发展,实用主义的政策取向使英语逐渐挤占华文教育的生存空间。虽然日益西化的文化观念使华文教育发展前途显得十分黯淡,但新加坡新老领导人对儒家精神的强调和对亚洲价值观的重视是华文教育政策转向的希望。新加坡新老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华文教育的日益消亡造成了他们一直强调的儒家伦理和亚洲价值观的弱化,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呼吁并采取措施加强新世纪的华文教育,相信未来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会有所改观。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双语消亡

作者简介:

胡培安:1965 年 5 月生,河南邓州人,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及华文教育,已出版学术专著《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40 多篇。

文章目录
·引言
·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简述
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分析
  • (一)追求多元主义民族国家的认同一直是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的主导
  • (二)精英教育的治国理念造成了新加坡华文教育日益衰竭的现实
  • (三)威权主义的执政风格制约了新加坡华文教育的自由发展
  • (四)实用主义的政策取向使英语逐渐挤占新加坡华文教育的生存空间
  • (五)对儒家精神的重视和亚洲价值观的强调是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转向的希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