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妇联组织发展的思考
作者:
杨湘岚
出版日期:
2007年12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11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259-266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于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妇联组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促进男女平等、两性和谐具有深远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妇联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和谐社会
男女平等
两性和谐
作者简介:
杨湘岚:
女,吉林省妇联主席。
相关报告
参与社会利益协调 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制度建设:和谐两性构建之关键
“母亲水窖”工程与妇联的组织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促进女性就业,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关于创建“学习型”妇联组织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缺失和保护
扩大女性消费 促进拉动内需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中发挥应有作用
养老金制度中的社会性别偏向
民族民主国家建构早期的妇联组织——实然
文章目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促进男女平等、两性和谐具有深远意义
1.促进男女平等、两性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会更好地维护妇女的利益需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妇联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带来更加充足的资源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发展空间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了妇联组织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1.努力推动社会特别是决策层重视男女平等、两性和谐
2.推动有关促进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法律、政策、制度的建设
3.组织引导广大妇女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
4.在社会利益协调中更好地维护妇女整体的利益
5.重点关注、服务妇女中的困难群体
6.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作用
7.努力构筑妇女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8.积极探索参与社会协同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