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国外保护地的旅游开发与旅游管理
作者:
沈孝辉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590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256-262
自然之友
杨东平
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外保护地的旅游开发与旅游管理的情况。首先认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国家“最好的构想”;然后回顾了欧美地区从狩猎到“游猎”的转变;之后介绍了国外的生态旅馆、生态道路与生态旅游;最后阐述了原住民权益与社区参与保护的情况。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国外保护地
旅游管理
作者简介:
沈孝辉: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自然之友会员、顾问。长期从事保护地、森林、湿地、荒漠化和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的研究与环境保护活动。
相关报告
安徽省钱庙村的经济结构和“三化”统筹
达腊白彝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初步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旅游情境中的乡土“陌生人社会”——关于灵渠旅游的人类学田野研究
北京民间花会及妙峰山庙会恢复的过程——以GY市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为例
流动的人:卷入市场的人群关系与日常生活
根深蒂固习久远——屯堡文化的传播形式与价值
扬州运河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农民参与和收益分配——以福建省YD镇为例
小南河村关于开发霍元甲旅游项目的老干部会议记录
文章目录
·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国家“最好的构想”
·
从狩猎到“游猎”的转变
·
生态旅馆、生态道路与生态旅游
·
原住民权益与社区参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