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分析
作者:
陈兰
出版日期:
2013年6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0866字
所属图书:
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6.257-272
李莹
秦晓南
李淯
汤庭芬
摘要:
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对深圳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明确市民化内涵和分析市民化必然性的基础上,使用调查数据分析深圳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意愿,深入研究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二元制度、权益受损、公共服务不足、社会歧视和政策局限等障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深圳
农民工市民化
外来务工人员
市民化意愿
作者简介:
陈兰:
医学硕士,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
相关报告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与能力
外来务工人员在京需求与融入分析
城中村存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福利影响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问题研究
2013年北京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状况调查——以朝阳区P村和WSY村为例
许村:上海的一个城中村
滨河花苑:安置房小区的前世今生
柳村:城乡接合部的另类“繁华”
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市场的居住困境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工伤保险制度研究
文章目录
市民化的内涵和必然性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定义与内涵
(二)市民化的必然性
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意愿
(一)超一半的外来务工人员想在城镇定居
(二)就业收入、发展前途和子女上学成为外来务工人员愿意定居城镇的前三位原因
(三)“买不起房”是外来务工人员不愿意定居城镇的首要原因
(四)“没有住房”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大困难
(五)城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仍有待提高
(六)近六成外来务工人员愿意在城镇买房
(七)在可落户条件下,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不愿意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
市民化存在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一)二元制度羁绊,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二)劳动权益受损,抑制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三)公共服务不足,减缓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四)社会阶层歧视,延滞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
(五)政策缺乏前瞻,农民工市民化步伐缓慢
促进市民化的政策选择
(一)破除二元制度障碍
(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正确处理农民工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四)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按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