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最重要的主体,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近几年来,政府逐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也带来了社会各界对于其经济贡献和就业效应的关注。本报告发现,2018年深圳市社会组织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志愿服务的贡献值分别为116.61亿元和23.98亿元,贡献值占同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0.48%和0.10%。同时,深圳市进一步扩大公益活动服务规模,加快政府职能转移,2018年直接吸纳社会各类就业人员120669人,约占深圳市在岗职工人数的2.7%,发挥了良好的就业带动效应。此外,深圳市社会组织还积极投身“三区三州”扶贫建设工作。然而其也面临内部发展不均衡、服务统计体系缺失、登记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报告提出,提高社会组织经济效益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自身、公众三方面入手实施相应措施。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规范化、投资理财多元化,并加快构建社会服务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最后,本报告认为经济效益对于社会组织的评价具有限制性,社会各界应更多聚焦于社会需要及服务这一核心价值。
经济效益社会组织社会服务业志愿服务贡献值
陈永杰:英国约克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哲学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东亚社会政策研究网络(East Asian Social Policy Research Network)秘书长,广东省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佛山市慈善会项目顾问,南海区社会工作发展专家智囊团组长。
王潇: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