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城乡困难群体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
江治强 王伟进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329字
所属图书:
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总体上,目前我国城乡困难人口潜在规模依然庞大,且多为老弱病残和失业人口;健康状况欠佳,医疗支出负担沉重;文化水平偏低,子女教育支出压力大。经济方面,城乡困难家庭收支水平、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明显低于普通居民,对政府保障性住房措施有相当依赖,家庭抚养压力大,非正式就业现象普遍。社会心态方面,城乡困难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在贫富问题上持强烈的个体责任观,社会公平与命运掌控感相对较弱;社会参与、社会交往意愿很高,社会信任感强,社会歧视问题在社区层面并不普遍。在政策需求与评价方面,除基本生活保障金外,城乡困难群体在医疗费减免、助学、就业帮扶等基本公共服务与救助方面有重要期盼,这也是申请低保的主要原因;医疗救助与低保相捆绑,受众评价较高,需求较大;享受教育救助的比例较小,效果评价略低。本报告建议以解决医疗、教育和临时性生活困难为重点,强化政策衔接与就业自立,完善救助对象认定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快建立管理精细化、形式多元化、功能更加积极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

关键词:

贫困社会救助低保困难群体

作者简介:

江治强: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二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王伟进:法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先后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口研究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学系、德国发展研究所访学。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公共政策。

文章目录
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状况
  • (一)社会救助人口虽有所下降,但城乡困难人口潜在规模依然庞大
  • (二)困难群体中多为老弱病残和失业人口,有劳动能力人口呈下降趋势
  • (三)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欠佳,疾病负担较重,家庭成员在医疗费用支出和就医倾向上存在较大差异
  • (四)城乡困难群体文化水平偏低,文盲比例略高,子女教育支出压力较大
城乡困难家庭经济状况
  • (一)城乡困难家庭收支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居民
  • (二)城乡困难家庭抚养压力大,非正式就业现象普遍,以自己谋职为主,亲朋好友、社区、政府等社会支持网络起重要补充作用
  • (三)农村困难家庭以自建房为主,城镇困难家庭自购房能力有限,对政府保障性住房措施有相当程度的依赖
  • (四)城乡困难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与普通居民有较大差距,高端耐用品匮乏
城乡困难群体的社会心态与融合状况
  • (一)城乡困难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在贫富问题上持强烈的个体责任观,但部分人群社会公平感与命运掌控感相对较弱
  • (二)城乡困难群体的社会参与、社会交往意愿很高,社会信任感强,社会歧视问题在社区层面并不普遍
城乡困难家庭接受社会救助政策的需求与支持状况
  • (一)除基本生活保障金外,城乡困难群体在医疗费减免、助学、就业帮扶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重要政策期盼
  • (二)教育、医疗、就业方面的困难是城乡困难家庭申请低保的主要诱因,城乡存在差异,且存在低保“陷阱”
  • (三)医疗救助与低保相捆绑,受众评价较高,医疗救助需求仍然较大
  • (四)城乡困难家庭享受教育救助的比例较小,效果评价略低
  • (五)城乡困难群体在免费培训、结对帮扶、资金扶持等方面享受到诸多优惠和帮扶服务,住房补贴对城镇困难家庭也起到了一定帮扶作用
·政策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