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组织参与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作者:
刘国翰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7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最新定位。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去政治化”之后的社会组织被接纳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主体。这个过程既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包容性发展的逻辑,也体现了社会组织自身职业化发展的逻辑,同时也是治理方式不断演进的结果。社会组织在改变自身的同时,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政府通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分类扶持、信用建设、综合监管等方法构建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多重关系。这种多重关系使得社会组织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高效、灵活和为公众所信赖的角色。
关键词:

中国社会组织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

刘国翰:湖北省天门市人,博士,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科,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分析、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管理、地方治理创新、结构化多人博弈等。著作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增量共治的杭州实践》,在《开放时代》《南京社会科学》《科学·经济·社会》《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Soci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s》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文章目录
·引言
·社会组织从利益主体转为服务主体
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中的社会组织
  • (一)政治体制的包容性逻辑
  • (二)社会组织职业化的逻辑
  • (三)治理方式演进的逻辑
·社会组织参与共建
·社会组织参与共治
·社会组织促进共享
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一)社会组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社会组织成为政府部门的全面合作伙伴
  • (三)社会组织在法人治理上的同质化趋势与行政管理上的多样化趋势并存
  • (四)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和社会问责要求将同步提升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