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困境
作者:
钱霖亮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5628字
所属图书:
清华社会学评论 第十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37-61
王天夫
严飞
摘要:
近年来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学界新的发展动向,然而走出去的路途并不平坦。利用自我民族志、访谈和第二手文献对西方学术界运作机制进行观察,指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三个障碍:中国学界在全球学术体系中所处相对边缘的位置导致其被西方学界忽视;西方学界等级化、精英化的学术竞争机制及其特定的问题意识给中国学术作品进入西方学界设置了门槛,不符合其学术生产标准的作品会被排斥;基于其批判的学术传统和政治立场,中国的学术作品被一部分西方学者视为官方意志的产物而被否认学术价值。要突破这些障碍,中国学者自身在生产高质量学术作品的同时,也需加强和西方学者的交流,使之成为我们通往西方学界的“引路人”。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话语权
生产机制
世界体系
中国学术
作者简介:
钱霖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
相关报告
论中国学术话语权提升的基本因素
技术时代的新文学(上):生产机制
生产力基础与社会经济类型
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本土化
草原政策的变迁历程与思想模型的解释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个维度
互联网的变革与网络思想动态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
民间精英:泰国民间艺术传承机制中的话语权阐释
文章目录
·
问题的提出
·
学术界的世界体系
·
西方—英美学界的明规则和暗规则
·
学术世界的政治隐喻
·
余论: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可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