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经济区域和区划的变迁
作者:
张琢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671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前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0.130-153
张琢
摘要: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和人口众多、行政权力支配力度很强的国家。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塑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一是经济区域首先是依存于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逐渐形成的;二是长期以来经济区的划分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行政支配特征;三是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走势看,自然地理区域、行政区域和市场经济区域正在互动中趋向一致。
关键词:
中国
变迁
经济区划
作者简介:
张琢:
合著《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台湾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2000),《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2010年增订版)。
相关报告
1995~2005:中国电视广告中的两性形象及变迁
中国基层社区组织的变迁
国家话语与公私关系:1950~2000
侗族拦路仪礼歌的当代变迁
序
凉山彝族地区人口流动变迁研究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与分层绪论
南方山地民族习惯法中的罚则变迁研究——以湘黔桂边区的侗族为例
“场域-惯习”:一个哈尼族村寨节日礼俗的变迁——以云南省咪哩村哈尼族春节习俗为例
理论范畴
文章目录
中国经济区划的由来
1.中国经济区域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
2.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沿革
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区划的变迁
1.六大协作区
2.“三线”建设
3.东、中、西划分
4.西部大开发
5.振兴东北
6.中部崛起
7.“四大板块”发展态势
县域经济与主体功能区
1.县域经济
2.主体功能区的规划
·
行政区域经济与市场经济区域在互动中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