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多元水文化与寨群关系研究

作者:
罗丹 郑晓云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3539字
所属图书: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多种族群集体创造的山地农耕文明产物。梯田文化实践者围绕稻作生计活动,依据山川水流形变把哀牢山南段大部分区域改造成庞大的梯田农耕生产机器,并依据鲜活多元的水文化,将梯田灌溉系统的天然优势发挥到极致。村寨是哈尼梯田灌溉系统的基本单元,梯田稻作空间里文化殊异的各个族群通常以村寨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农事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缘边界明确的寨群结构。族群间的多元水文化区隔明显:不同的寨群围绕稻作灌溉活动所遵循的行动逻辑、寨群组织原则、寨群秩序、水的地方性知识、灌溉技术、传统水资源分配机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梯田灌溉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等各不相同。而自上而下贯穿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系统的水资源又将这些看似松散的寨群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持有多元水文化的多族群基于协商一致的原则,纵向上又被“上满下流”的灌溉过水秩序组织起来,维系着梯田灌溉社会的千年和谐,成为形塑世界遗产梯田景观形制的社会文化基础。

关键词:

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多元水文化寨群关系

作者简介:

罗丹:罗丹,女,哈尼族,助理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民族学、哈尼族社会文化研究。

郑晓云:

文章目录
·引言
哈尼梯田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麻栗寨河水系及其聚落
  • 1.麻栗寨河水系
  • 2.麻栗寨河水系上的梯田稻作民族聚落
多元水文化:梯田稻作民族的水知识、水信仰与水资源管理技术
  • 1.地方性水知识与传统水信仰
  • 2.水资源配置与水管理技术
多元水文化与寨群组织:寨群祭水仪式和寨群生产互动关系
  • 1.“天生桥”祈雨仪式——集体行动的寨群互动逻辑
  • 2.因水结缘的纵向寨群生产互动关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