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族地区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者:
艾菊红 郑晓云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331字
所属图书: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宗教信仰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信仰的观念中,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自然和生物的认知。其次是在宗教信仰的仪式中体现着人们的这种认知,并强化着信仰中的生态观念。这些源于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深刻体现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各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各民族文化和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全球化和生态退化的双重压力下,各民族因宗教信仰的缘故所形成的本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以潜在的生态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宗教、民族问题和区域经济问题紧密的联系,其地位和重要性反而显得愈加突出。

关键词:

民族宗教信仰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

作者简介:

艾菊红:

郑晓云:

文章目录
·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概述
·宗教信仰中的生态观念
宗教仪式与生物多样性
  • (一)宗教仪式强化了宗教信仰中平等的生态观念
  • (二)宗教仪式中使用的生物物种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