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个体化视角下的中国家庭代际关系

作者:
郑丹丹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7981字
所属图书:
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代际关系变迁,学术界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家庭传统依然发挥重要作用,成年子女与父母关系密切杨菊华、李路路:《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徐勤:《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交往调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以善侍父母为核心的孝道观念在青年群体中依然得到高度肯定刘汶蓉:《孝道衰落?成年子女支持父母的观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青年研究》2012年第2期。。另一些学者则更多地强调家庭中的现代性要素及代际关系的个体化倾向,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资源争夺和权力博弈沈奕斐:《“后父权制时代”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变迁与社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张爱华:《农村中年女性的温情策略与家庭关系期待——对河北上村隔代照顾实践的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5期。

关键词:

中国家庭成员家庭代际关系孝道观念

作者简介:

郑丹丹: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个体化视角下的代际关系不平衡
  • 个体化及其中国模式
  • 当代中国的代际关系不平衡
第二节 代际关系的三代视角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新的分析框架:三代视角的代际关系探讨
  • 研究策略与方法
第三节 代际关系中的个体化与一体化
  • 养老中的“伦理转向”
  • “啃老”与家庭资产“代际并表”
  • “实践性”代际关系
  • “我的”血脉之心理整合:中国式再嵌入
第四节 中国式个体化的独特影响机制
  • 国家主导:中国式个体化的推动力量
  • 制度的叠加:改革开放与计划生育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 制度叠加作用与中国式的个体化
  • 家庭建设与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