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生育与社会支持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335页
报告字数:
300875字
所属图书:
性别与家庭:《妇女研究论丛》研究集萃(全2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668-1002
杜洁
宓瑞新
史凯亮
王妍
綦郑潇
摘要:
刘秀红
刘秀红,女,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研究
婚姻家庭法律研究
家庭观念研究
家庭角色与地位研究
人口流动与婚姻模式研究
后折页
封底
文章目录
社会性别视域下的民国女工生育保障问题(1912~1937)
性别角色变迁中的女工与生育问题
女工生育保障问题成为公共议题
女性生育保障问题进入立法层面
女工生育保障问题的解决情况与立法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妇女在生育转变中的作用
引言:中国的生育转变和相关研究
反思:将女性视角引入生育率下降的分析
讨论:性别视角在生育研究中的重要性
·
实现就业与育儿兼顾需多方援手
从性别与发展视角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顶层设计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顶层设计的实现路径
健全托幼服务 推动女性工作与家庭平衡
“生育惩罚”与“性别税”加剧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失衡
家庭友好政策带来“性别平等红利”,缓解工作与家庭冲突
健全托幼服务,推进工作与家庭平衡
新形势下生育保险待遇落实探讨
生育保险待遇落实的现状
国外有关生育保险的规定与实践
新形势下进一步落实生育保险待遇的建议
“全面两孩”政策下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的路径探讨
新形势下就业性别不平等问题
国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经验
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的路径
瑞典和法国家庭政策的启示
性别平等:以瑞典为例
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以法国为例
启示
新形势下进一步改革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探讨
新形势下生育保险制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关键问题
新形势下进一步改革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议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育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
生育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的国际趋势
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演变、问题与有益探索
改革和完善中国生育保险制度要明晰的关键问题
中国家庭儿童养育成本及其政策意涵
研究背景
儿童成本的定义
儿童成本的测量
中国儿童成本的测量
儿童成本测量的政策意涵:国家如何分担儿童成本
北欧育儿假政策变迁的性别分析
从“结婚关限”到“生育惩罚”:职业母亲的困境
从产假到陪护假:育儿假的出现与发展
从父母假到配额制:育儿假的性别转向
结语:育儿假政策变迁中的争议焦点
集体化时期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的变化:制度系统性调适视角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集体化时期计划生育政策与农村妇女生育意愿
集体化时期农村妇女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解析
生育文化、生存理性与政策作用: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的下降过程
结语
影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社会福利因素之考察
引言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影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社会福利因素
建议与反思
中国已婚妇女生育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研究背景
理论与假设
数据、主要变量与方法
实证分析结果
结论与讨论
生育支持对女性职业中断的缓冲作用
问题的提出
相关研究回顾
研究对象与研究假设
数据分析与模型结果
讨论与建议
团结与改造:从旧产婆到社会主义接生员
污名与团结
改造与管理
混用的“接生员”称号
“大跃进”运动中的接生员
接生员复训与补训
小结
集体互助与妇女解放
“待解放”的妇女与“进不去”的幼儿园
创办街道托幼机构的尝试
街道托幼机构的管理体制与运行特征
街道托幼机构得以运行的条件
余论: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集体化时期农村幼儿园研究
生产与再生产的平衡:农村幼儿园的建立
社会主义新母亲和抚育儿童社会化
国家与儿童:集体化下的幼儿园
结论
育婴家政工情感劳动的性别化机制分析
理论回顾与问题提出
育婴家政工情感劳动的性别化机制
育婴家政工情感劳动性别化机制的矛盾
结论
强控制与弱契约: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家政业用工模式研究
引言:数字鸿沟与O2O服务业的发展
研究述评与联合性分析框架
强控制与弱契约:从联合性分析框架出发
结论及讨论:数字鸿沟的隐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