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民进城打工经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学者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分析,发现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总的来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大致是2:1(谭深,1997)。当然,不同年龄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广东省的外来工为例,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构成差异较大:15~24岁年龄段,女性比重明显大于男性,女性占59.8%,性别比为67.2;25~64岁年龄段,男性比重则明显大于女性,男性占57.8%,性别比为136.9,其中40~44岁的男性比重最高,达66.4%。(广东省统计局,2003)这表明,25岁以后,女性进入结婚生育年龄,外出打工较少,导致25岁以后的流动人口中,男性比例较大。丈夫外出务工,而妻子留守家中,这不仅带来了农业女性化的问题,同时也给农村的婚姻与家庭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农村半流动家庭的婚姻生活是否因丈夫外出而受到影响?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留守妻子又过着怎样的情感生活?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并进而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妇女问题研究,关注的主要是“打工女”的生存状况(“外出女劳工研究”课题组,1995)、农村妇女的非农转移及农业女性化问题(孟宪范,1992;高小贤,1994?金一虹,1998),即使有一些学者开始对农村留守妻子进行研究,也只是从留守原因、留守女性的劳动生活及其生活方式等方面作了初步尝试(郑真真、解振明,2004;张宏宏,2002;李洁,2003)并没有涉及到婚姻与情感生活的层面。因此,笔者带着农村半流动家庭的婚姻生活与留守妻子的情感生活这一问题,选取了江苏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为研究个案,于2005年7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本文便是此次调查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