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落儿岭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
作者:
出版日期:
2008年8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023字
所属图书:
大别山口的美丽家园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8.248-259
方金友
束学龙
郑保华
王开玉
摘要: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落儿岭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首先叙述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演变过程,即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缘起与发展阶段、1978年到1990年的传统制度解体阶段、1990年至今的恢复重建与新农合确立阶段;其次阐述了新农合制度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包括现金补偿需求、卫生服务需求和尊重需求。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医疗
新农合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社会发展
苏州城乡一体化中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界牌村的社会事业
黑井村医疗卫生及健康水平发展情况
中国卫生政策的议程设置——以新农合为例
天津市城乡医保制度的整合经验及其对北京市的启示
黄湖村的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差距
安徽省钱庙村的社会事业发展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从“自我保障”到“集体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1978年)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村内医疗设施
医务人员概况
管理形式与实施办法
·
第二节 从“集体保障”到“市场化保障”(1978~1990年)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
第三节 从“市场化保障”到“制度化保障”(1990年至今)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与重建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确定
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农民对合作医疗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基础
第四节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求分析
现金补偿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
尊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