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
李群 焦静
出版日期:
2016年8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46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工艺是非物质与物质双重结合的产物,具有显著的传承性和交融性,历史与现代双重特性;在新媒体信息社会下,又具有不可代替性,对促进、拓展、丰富现代设计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面对现代科技的冲击,其传承保护模式与发展方向如何定位等方面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文章对新疆维吾尔刺绣工艺现状、传承保护等内容做了相应的针对性田野调查,对新疆维吾尔刺绣工艺传承与发展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保护传承维吾尔族刺绣工艺

作者简介:

李群:1982年7月参加工作,山东临清人,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199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大数据与经济模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二级)、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生态发展智库理事长、中国生态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人事人才政策“废改立”咨询服务特聘专家、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连续担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成员,科技部、中组部、人事部、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北京市科委等部门有关领域的咨询专家,教育部硕士学位点评审专家及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16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及重大项目会议评审专家,部分省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普专项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人事人才政策“废改立”咨询服务特聘专家,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首席科普专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科技论坛》(编委)、《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杂志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经济预测与评价、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生态发展、林业生态评价,以及党建引领、生态治理、林草业发展等重大经济社会现实问题方面的咨政建言报告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等课题6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1项,构建了一些学术创新模型,例如L-Q灰色预测模型、扰动模糊集合和评价模型获得一定的社会反响,在经济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版专著6部,其中《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主编公民科学素质蓝皮书、北京科普蓝皮书、生态治理蓝皮书、生态林业蓝皮书、生态发展蓝皮书、低碳发展蓝皮书、文旅大数据蓝皮书等7部蓝皮书;在国内外期刊、报纸发表论文、理论文章200余篇。指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得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完成了国家和部委交办的多项研究任务,发挥国家智库成员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中央首长及中央领导的批示20余次,为制定国家政策提供了有力借鉴,并产生一定的影响。曾获得省部级青年科技奖和科技进步奖,全国妇联优秀论文一等奖、特等奖,中国社科院信息对策研究成果近20次获得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奖励。2016年获得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联合表彰。

焦静:焦静,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文章目录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工艺类别
  • (一)多帕
  • (二)袷袢
  • (三)坎西特奇里克亚斯吐克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技法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族群审美特性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工艺传承
  • (一)家庭中心传承模式
  • (二)行业中师徒传承模式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工艺面临的问题
  • (一)生产模式分散、产业规模扩大难
  • (二)教育、培训模式单一
  • (三)专业技艺人才量少,流失严重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工艺发展路径
  • (一)与高等专业教育、研究教育相结合,发展新型人才培养
  • (二)打破沿袭家族印记,实现专业设计融入
  • (三)与现代设计趋势同步,减少传统刺绣产品烦琐工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