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与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研究

作者:
俞俊峰 李英
出版日期:
2016年8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38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对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与发展,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法规保障手段。通过文本实证方式梳理分析国家与地方层面关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政策法规文本条款,可以明晰我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政策法规保障在制度层面亟须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完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现行相关制度与机制提出可行性对策,为推动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政策法规的发展实施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

政策法规保障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本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俞俊峰:法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建设、民族区域自治、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规保障等。

李英:李英,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规保障。

文章目录
·我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与发展状况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政策法规制定现状分析
  • (一)国家政策法规层面
  • (二)地方政策法规层面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 (一)基本法层次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门立法缺位
  • (二)涉及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立法位阶较低
  • (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立法内容原则化语言过多
  • (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世居居民的参与权缺失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法律制度保障的完善
  • (一)制定专门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法》
  • (二)完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法律体系与保障机制
  • (三)与地方创新性立法同步,构建开放信息平台
  • (四)探索协同创新的行政执法模式,共享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成果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