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三个延伸”与回归社会问题
作者:
王杰
出版日期:
1992年8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393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回归社会问题研究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08.272-277
王鑫宝
梅岩清
贾关良
摘要:
回归,顾名思义是离开又回来。本文所称“回归”,是指罪犯被判刑关押改造离开社会,刑满释放后又回到社会的问题。1987年党中央在《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指出:“改造工作要向前、向外、向后延伸(简称三个延伸)”。这是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发展,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三个延伸”是加速罪犯改造,预防回归人员重新犯罪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
安置帮教
回归社会
预防重新犯罪
三个延伸
罪犯改造
作者简介:
王杰:
相关报告
试论我国回归人员重新犯罪的社会控制
回归人员的自新、自立、自助组织——雄县昝岗镇善导会
略论回归人员的释前教育
“两案”人员回归社会现状调查及分析
从克拉玛依经验看有中国特色的回归社会学
从“回到社会”到“回归社会”——以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社区矫正模式为例
内蒙古少数民族刑释人员回归社会问题初探
内蒙地区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状况及思考
论我国少管人员回归社会的社会保护
对易地改造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思考
文章目录
·
一、“三个延伸”的意义和作用
·
二、安置帮教是“三个延伸”的主要内容
三、坚持四个原则,搞好三个结合
1.四个原则
2.搞好三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