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安徽省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在对全省非遗进行普查与申报的基础上,安徽省已建立起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通过了相关法规条例。目前,安徽省正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与数字化保护工程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育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社会传播。本报告在对安徽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及其比重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2014~2015年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安徽省在非遗数字化建设、非遗传承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同时,对安徽省不同区域间非遗保护发展的不均衡性予以分析。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非遗名录不均衡保护
刘目斌: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讲师,法学(民俗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
刘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王玉: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