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科分类库
资源类型
文献类型
学科分类
出版日期
作者
关键词
结果筛选 --
已选条件
清除筛选条件
已搜索到4649条资源 <1 /465>
最新上架
相关度
  • 来源图书: “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 崔丹丹 徐双敏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是2015年民政部文件的要求。近年来各地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第三方评估主体的能力有关。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主体应该具备独立法人、技术
    社会组织评估能力建设第三方评估评估主体
  • 来源图书: 推位让治的温州实践 王春婷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随着公共权力、社会权力、分权与约束、民主概念的介入并深入人心,国家已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无论在市场领域、社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优势使它日益成为这些领域治理的主体。以非公有制经济
    治理
  • 来源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 葛道顺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慈善评估是保证该领域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机制。自从慈善事业恢复发展以来,我国相关的研究机构、慈善组织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就一直致力于慈善监测与评估机制的探讨和实践。 问题导向的思路能够使许多评估问题
    中国评估慈善事业
  • 来源图书: 公益组织筹资策略 --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升级筹资策略和目标是监控和评估的意义之一。通过策略和目标的调整和升级,制定更合适的策略和目标,对于以后的筹资活动能起到指导和提升的作用。同时应该意识到,这个过程是循环的过程,可以及时地对当次筹资活动
    --
  • 来源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 张健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本文界定了慈善运作主体的概念、特征、活动范围、类型等,并总结了目前慈善运作主体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中国慈善事业运作主体
  • 来源图书: 污名 姚星亮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主体建构的事实,其目的在于“呈现”;而权力建构的假象(往往以“社会记忆的真相”示人),其目的在于“不足为外人道”的意图。主体建构,所要破除的正是这等垄断的“真相”,而呈现多元、多样性的别种“真相
    主体建构认知跟从认知屈从认知与真相
  • 来源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 刘德峰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本文分析了中国慈善事业的捐赠主体的特征、分类、功能等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当前慈善捐赠主体的发展状况,给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发展状况慈善事业捐赠主体
  • 来源图书: 形态变革与话语转型 张海华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我的目的是创建出一种历史,这种历史有多重不同的模式,通过这些模式,在我们的文化中,人被塑造成各种主体……这样,我的研究的总的主题,不是权力,而是主体
    电视新闻媒体话语主体
  • 来源图书: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刘娟叶敬忠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本文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以及对农民和基层干部访谈资料的整理,呈现政策文本、基层干部和农民对不同行动主体在乡村振兴中具体分工的理解,同时指出不同行动主体实际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
    乡村振兴协同参与行动主体
  • 来源图书: 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 孙飞宇 出版时间:2010年5月
    舒茨所代表的现象学社会学认为,韦伯止步于个体的意义分析,而这只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之起点。始于个体意义的现象学社会学必得面对他者的出现。主体间性在这里成为必需的问题。而主体间性的可能性,在舒茨的思想
    主体间性舒茨现象学社会学
到第 确定
筛选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