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曹霞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医学中心
个人简介:

副研究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副主任,2018~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健康管理蓝皮书)副主编/执行主编。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慢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健康管理协作学组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风险管理分会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与评估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心身医学分会副主委,湖南省健康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慢病健康管理、心身医学、健康产业政策研究。

  • 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No.5(2022)
    武留信 主编 ; 朱玲 陈志恒 副主编 ; 曹霞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当前,伴随国内外数字经济突飞猛进的大趋势大变革,我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态势显现,并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No.5(2022)》(以下简称《报告》),作为聚焦健康管理的首部蓝皮书,回顾了新时期我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数字化发展特点、趋势,展示了数字健康产业发展现况,总结了细分领域发展亮点。同时,基于对数字新技术推动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数据安全性和公平性、在线医疗发展的结构失衡、医疗资源的匹配度不高和在线支付与医保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和挑战,就建设数字健康产业生态、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保证数据安全公平、促进数字技术与公共卫生事业融合和提升全民数字健康素养等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报告》以“数字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紧扣数字赋能产业发展,选取健康管理和健康产业领域部分高关注度专题,从多角度辨析动态热点;汇集国内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特别是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案例,为推动我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其一,从现状和前景看,伴随数字新基建提供的牢固底座以及疫情防控催生的诸多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数字健康有望成为数字新技术最广阔应用场景;数字疗法等数字健康新工具将为全人全域全程健康管理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数字健共体将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模式。其二,从细分领域看,在国家大力推广健康科普的政策支持下,提升国民数字健康素养已成为各方关注热点;而数字赋能让慢病健康管理线上线下的壁垒日渐消融,在企业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健康管理、脑健康、“三高”共管等应用场景中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渐显。其三,从区域发展看,健康产业数字化已呈现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领先发展,中西部后发跟进,产业逐渐由东向西转移,区域协同发展的竞合态势。其四,从实证调研看,全国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学科建设依托智慧健康管理步入快车道,健康产业会议会展和老年健康管理数字化趋势明显。《报告》力图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为学界、产业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把握新时期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脉搏提供多方位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期为生物健康、数字经济领域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 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No.6(2023~2024)
    武留信 主编 ; 朱玲 陈志恒 宋震亚 唐世琪 副主编 ; 曹霞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健康管理蓝皮书”是关于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自201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出版至第六部。本书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下,由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组织多位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行业内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撰写完成。《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No.6(2023~2024)》(以下简称《报告》)以“聚焦健康新消费 发展健康新产业”为主题。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健康领域新消费从多维度激活、引领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报告》指出,数字化时代下的健康消费革命,不仅更新了消费者观念,也改变了健康产业的生产方式、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健康新消费也集中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拓展了健康产业的内涵和边界。《报告》还指出,健康新消费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2022年以来多领域线上健康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背后是数字经济浪潮叠加三年疫情冲击中居民不断强化的为健康新消费买单的意识。“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结构加速演变、代际更迭、城市人口迁移正在且将持续激活Z世代、新中产、小镇青年、新生代老年人四大健康新消费增量群体。网红营销中关键意见领袖显示出对健康新消费决策的巨大影响力;而具有行业研究资历或职业技能的专业知识平台则展现了受众为健康知识付费意愿的巨大潜力。整体而言,需求端呈现理性回归、求精务实的消费行为主基调,供给端则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在生产端,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健康食品等智能制造优化了生产流程;在产品端,5G终端、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日渐成熟,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型应用加速培育;在供应链端,优化协同和智能决策实现了更高效的物流服务;在营销端,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加速涌现,缩短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更为重要的是,供需对接下的反向定制拉近了消费端与制造端的距离,推动了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本年度报告包括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调查篇四个部分。总报告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健康新消费与健康新产业交汇共生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专题篇从多角度分析了居民医疗保健消费、重点群体(儿童、Z世代、老年人、女性)健康新消费、商保与健康管理融合、县/区域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健康体检癌症筛查、脑健康新技术应用以及主动健康与健康老龄化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区域篇分别考察了长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居民健康新消费的热点和趋势、湖南省健康科普实施进展。调查篇基于翔实的调查数据,分别分析了预制食品的发展新趋势、国企办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发展现况、互联网健康知识付费发展状况、健康消费产品标准化发展现况以及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现况。就相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各篇分报告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年度报告紧扣新消费特征优势,从供需、产业、融合、治理等多方面谋篇布局,对我国健康新消费和健康新产业的共生发展进行了较系统又具亮点的分析。该书将有助于有关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大健康企业、大众等了解中国健康新消费和新产业的最新动态,以期为政府部门出台健康新消费、健康新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 2021~2022年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与生物健康经济加速融合,政策引导和疫情防控催生数字健康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动健康产业数字化蜕变。未来我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数字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数据安全性和公平性,在线医疗发展的结构失衡,医疗资源的匹配度不高和在线支付与医保融合度不高等。数字新基建的广域覆盖将加速推动全时化、全景化、全域化数字健康服务成为新常态;数字健康有望成为数字新技术最广阔应用场景;数字健康新工具将为全人全域全程健康管理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数字健康新服务共同体将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可及性医疗健康服务的基本范式。
  • 2021~2022年中国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案例研究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本报告在分析2021年中国六大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6个样本案例切入,从不同角度勾勒了当前中国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的生机轮廓。同时,就目前区域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提出了在精准推动产业布局、促进集聚集约发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和补足人才要素短板等方面推动新时期中国区域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 健康新消费与健康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趋势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2023年以来,国家从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在稳增长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出了一系列促消费的政策“组合拳”,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持续恢复向好,为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和提供了巨大支撑。新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具有释放消费潜力、连接需求链与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功能,是全面促进消费、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渗透,健康新消费从多维度激活和引领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本报告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健康新消费与健康新产业交汇共生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机遇,探讨了健康新消费与健康新产业的发展趋势,从优化健康新消费发展环境、推动数字化消费和商品流通一体化进程、树立人本健康新消费理念、加强个人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