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曾伟玲
机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社会福利博士,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高级总监、高级分析员,欧盟-中国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社会服务评估、社区发展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曾主持或参与《深圳志愿蓝皮书:深圳志愿服务发展报告》《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深圳社会组织发展报告》等多本书籍的编译工作。

    暂无内容
  •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深圳志愿服务事业:探索、实践、创新、示范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深圳是我国内地志愿服务发源地之一,作为经济特区,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孕育了国内最早的志愿服务事业。自1989年以来,深圳志愿服务经历了初创发展、规范化发展、专业化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质量发展五个阶段。整体上看,深圳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行动蔚然成风,志愿服务组织多元化与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存,志愿服务项目类型丰富,激励与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先行先试示范效应明显,社会认可度高。深圳志愿服务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部门联动——由共青团组织牵头、联动各职能部门推进;凝聚共识——上下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精神激励——形成了关爱志愿者的氛围并提倡精神激励;服务常态化——通过志愿服务岗位与项目开发,推动服务常态化与品牌化发展;服务专业化——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模式。当前,深圳志愿服务发展和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制度设计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均衡、行业发展不充分。另外,志愿服务规模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也对志愿服务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报告认为,管理信息化与精细化、服务常态化与专业化、机制长效化和发展国际化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深圳志愿服务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推动政策完善、做好顶层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技协力,开展行业研究,助力服务专业化,加强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合作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
  • 2020年深圳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企业志愿服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本报告综述了国内企业志愿服务兴起与发展的背景,通过对深圳多家企业志愿服务案例的对比分析,指出深圳企业志愿服务呈现组织架构逐步完善、管理系统信息化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多元化和社区化、志愿服务激励体系逐渐完备的特点。本报告还提出了深圳企业志愿服务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动员外部资源的动力不足,与企业业务的关联性有待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及项目成效有待提升等。据此,本报告对深圳企业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
  • 社会组织服务深圳城市发展
    出版时间: 2020年04月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提供方,在深圳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深圳社会组织被赋予新使命。本报告基于对深圳社会组织2018~2019年发展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治理功能、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四方面的贡献和成就,提炼出了深圳社会组织的特色与创新点,提出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圳社会组织服务城市发展的趋势展望。
    关键词:
  • 深圳行业协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4月
    深圳的行业协会发展活跃,在为企业提供服务,规范行业发展,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等方面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本报告通过分析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2014~2019年的登记数据和深圳行业协会提交的2018年度报告数据,并对若干行业协会的焦点小组访谈资料以及其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梳理了深圳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历史沿革,呈现了当前深圳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及亮点,分析了深圳行业协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促进深圳行业协会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 深圳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深圳民办非企业单位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提供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八成左右,民非经济贡献作用凸显;专职工作人员素质在行业内相对较高,但薪酬水平仍较低;民非服务领域多元,教育类民非占比超过五成。深圳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政府购买服务等系列扶持政策中成长起来,在“三社联动”框架下参与社会治理,在社会需求的催生下朝专业化、精细化和规模化发展,在社会创新、科技创新的浪潮下逐步发展出本地特色。然而,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与资源整合度不高、自身能力建设不足、人才发展瓶颈、评估体系不完善、配套税收政策难落实等多个挑战,也制约了民非的发展。本报告建议通过拓宽资金来源、增加组织透明度和信息公开、优化社会服务评估方式、扶持社会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来提高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可持续运营能力、公信力和服务效率。
    关键词:
  • 2019~2020年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问题及展望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2019年,深圳市社会组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利好中持续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社会组织总量在高位稳步增长;整体结构优化,科研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发展迅速;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发展各具特色。2019年,深圳积极探索社会组织政策创制和机制创新,强化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和规范管理,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动员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展望未来,社会组织“降速提质”成为常态,更多的社会组织将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作为基本,同时其服务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将在“双区定位”下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
  • 2002~2020年深圳市慈善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本报告通过梳理深圳市慈善会的发展沿革及发展现状,提出深圳市慈善会在机构定位、工作机制及发展方向上的三个特点:政府合作伙伴、社会捐赠主渠道;去行政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完善慈善生态,探索发展道路前沿。本报告还分析了深圳市慈善会所面临的发展挑战与机遇,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五点趋势判断。
    关键词:
  • 2021~2023年深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报告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社会组织作为治理主体之一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方法、困境做了详细深入的梳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目前,深圳社会组织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还是在发展质量方面,都是能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重要主体。并且,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各个层面的参与及其效果,形成了对党和政府社会治理工作的有力补充。在此过程中还出现搭建政企平台、推进民生服务等诸多亮点案例。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如外部环境尚待优化、自身能力亟须增强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是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公众等进一步强化协同治理,凝聚合力。
    关键词:
  • 2021年深圳行业协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深圳的行业协会发展活跃,在提供服务、优化行业发展生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报告基于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登记管理数据,深圳市行业协会提交的2019~2021年度报告数据、对多家行业协会的走访资料以及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梳理呈现当前深圳市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及亮点,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总结研判深圳市行业协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深港商协会合作交流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商协会作为政企之间的中介组织,沟通政府和企业,是市场的重要组成。本报告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对个别商协会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呈现深港商协会合作内容,如合作组织展会,探索人才认证机制、推动行业标准互认、成立联盟促进常态化交流、打造跨境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言献策搭建沟通桥梁等,并从中分析深港商协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两地商协会的未来合作提出建议及展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