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郝时远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男,蒙古族,内蒙古武川人,1952年08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导。1970年04月参加工作,1973年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部委员,研究员。1970年04月至1973年10月, 呼和浩特市郊区插队;1973年10月至1976年12月, 北京钢铁学院学生;1976年12月至1978年10月,呼和浩特市第二机床厂技术员;1978年10月至1982年05月,内蒙古大学硕士研究生;1982年05月至1985年0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人员;1985年05月至1988年04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副所长;1988年04月至1991年0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1991年02月至1996年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正局级)(其间:1993年08评为研究员);1996年11月至1998年09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代所长;1998年09月至2009年1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后改为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其间,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9年12月至2012年0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2012年0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 特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危机应对机制
    郝时远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本书以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调研对象,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反思了应对这场灾害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特大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危机的应对机制,包括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管理、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社会支持模式、自然灾害危机应对机制的法制建设、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与舆情等问题。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我国应急管理系统和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 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
    王希恩 郝时远 主编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21世纪的第五个年头即将结束,五年来国际风云变幻,国际恐怖主义、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疾疫流行等一系列关涉全球的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同样面对这些具有全球性特点的问题,但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并且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此,各种类型的报刊、著述、研究报告、统计资料都做出了及时、系统的反映。特别是以“皮书”形式刊布的年度性、专题性的研究成果,已经从最初的经济领域发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乃至国际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民族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冲突、甚至国家裂变等现象多为媒体所曝光,已为世人所关注。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民族工作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大事务。但是对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国情特点如何认识、怎样估价、如何解决,还缺乏系统的报告可供参考。2005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势和民族工作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发。其中的一些主要方针和政策也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得到体现。因此,我们按照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和实践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任务,编写了这一民族发展报告,通过“皮书”的形式介绍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工作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态势。民族问题是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和国际性特点的社会问题,对多民族国家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条件。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我们以一定阶段的相关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也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特点。本报告主要以我国“十五”期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本资料,在总体阐释我国民族工作主题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从全国、地区、族别等不同专题展开了相关学科性的研究和评述,其中也包括对“台独”势力、达赖集团、“东突”组织等民族分裂问题的专题性研究,以期较全面地展示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了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尤其对于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任务,面临着更加特殊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希望本报告能够为关注民族问题的读者了解我国多民族的国情特点和民族地区发展对于全局的重大意义提供工作、研究的参考。同时,也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本报告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帮助,付梓之际,谨致谢意!
  •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报告(2010)
    王希恩 郝时远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本书属“民族发展蓝皮书”之一种。共分为五部分,分别为“自治区发展报告”、“自治州发展报告”、“自治县发展报告”、“民族乡发展报告”、“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报告”。概述了全国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的自然与社会发展状况,包括国土面积、地势、山川河流、物产、历史沿革、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及比例,自治区建制时间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设施,等等。并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概况表》。本书既可用于一般读者阅读,以便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及区域的发展状况与各民族自治区的组织建制与建设等,又可作为工具书以备查考。
  • 中国民族学的发展与前瞻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关键词:
  • 低温雨雪冰冻考验与应急管理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在这个总报告中是关于低温雨雪冰冻考验与应急管理。首先说明的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损失的严重性,冰冻现象极其严重为主要特征的“极端天气事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侵袭强度之大和灾害程度之重,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平。其次是举国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也是对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建设的首次考验。然后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考验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纳入国家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是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提高抗灾救灾能力。
    关键词:
  •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年月党中央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的报告中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深刻论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进一步强调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对整个国家所具有的全局性重要性他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西部和边疆
    关键词:
  •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本文主要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历史和现状论述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持和完善。
    关键词:
  •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与问题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与问题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干的各项民族政策的实施少数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发展也是这些变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从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公布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以来在关涉人权事业少数民族平等权益和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部白皮书中都把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及其有别于汉族
    关键词:
  • 当代台湾的原住民、“四大族群”与“台独”问题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当代台湾的原住民四大族群与台独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岛内的民族问题是中国民族问题的组成部分由于两岸存在着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及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分裂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活动台湾的民族问题除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原住民的互动关系外还包括原住民的发展问题台湾当局利用西方族群概念划分族群撕裂民众所引起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等问题一台湾少数民族从山胞到原住民台湾少数民族是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民族
    关键词:
  •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2014年9月召开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突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基本特征,展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发展前景,对我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目标进程中,解决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民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体现在社会领域的日常生活之中。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民族工作所遵循的国家制度、法律和政策,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完善。
    关键词:
  • 绪论 当代台湾的“原住民”与民族问题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的民族问题是中国民族问题的组成部分。由于两岸存在着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及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分裂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活动,台湾的民族问题也包括“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方面的内容。本文所指的民族问题主要是关于当代台湾省内的少数民族生存境遇及其社会发展问题,其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统独议题”。台湾少数民族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民族识别政策确定的第一批38个少数民族之一,统称高山族。目前,世居台湾的这部分少数民族,根据他们自己的要求并经台湾当局认定统称为“原住民”。
    关键词:
  • 枪炮与细菌:荷兰殖民占领时期台湾“原住民”人口辨析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由于学界对历史上“原住民”部落及其人口状况缺乏梳理和求证,对影响“原住民”人口消长的社会、生态原因缺乏研究,以致为当代“台独”势力利用“原住民”人口的历史基数制造所谓“台湾民族”的血统留下了信口雌黄的“空间”。一些人无视“原住民”在遭受荷兰殖民统治过程中所经历的包括人口锐减的悲惨命运,毫无根据甚至通过篡改历史文献来夸大历史上“原住民”的人口基数及其增长,声称当代台湾人口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原住民”血统的后裔,甚至提出当代台湾人基本都是“原住民”而非汉族之类的种种谬论。为此,本文拟就荷兰殖民占领台湾时期的“原住民”人口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求证和分析。
    关键词:
  • 《番俗六考》:清代台湾“原住民”之民族志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黄叔璥所撰《番俗六考》, 在广泛搜集和利用前人记载的基础上, 身临其境体察 “番社” 民情, 以深入观察、 客观描写、平实而论的态度, 通过分门别类的方法, 详细地记录了 18 世纪初期台湾 “原住民” 的社会生活习俗, 在深度描写 “原住民” 内部表现在居家生活、生产劳动、语言文化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 揭示了“原住民” 传统社会与汉族移民社 会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抨击了官府统治中存在的敲剥欺凌 “原住民” 的种种弊端, 提出了一些在观念上和行为中对 “原住民” 平等相待的新理念, 并身体力行地倡导对 “原住民” 尤加体恤、重在教化的“理 番” 思想。因此,《番俗六考》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志, 在记录台湾 “原住 民” 社会文化习俗的同时, 体恤民情、针砭时弊、建言资政,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特点。
    关键词: